在计算机技术普及和发展的这些年里,不同的技术如雨后春笋野蛮生长,我们这些“勤奋”的程序员,也一直在不断的学习,掌握新出现的各种技术,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尤其是对于英文水平不是特别强的人来说,即便是不断的在学习,学到的大多实际也已经是成熟的技术。
成熟的技术总是在时代中能够流行的稍久一些,在各个公司招聘中列出的那些技术也是在日新月异跟着不断的变化;这就导致我们技术人像夸父追日一样,你说是因为热爱技术也行,说是害怕落伍也罢,总之做的事情就是新技术只要火起来了就一定要去看看,热爱或许是真的,但是在技术领域,技术的更新迭代似乎从来没有停滞过,时间久了在这种加速度下越来越忙和累,学不完的技术框架,但自己的年龄是是有限增长的,时不时就能想起庄子说的那句名言——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 以有涯随无涯,殆已!”
作为技术人,为公司打工的第一核心任务就是满足公司的业务需要,但公司并不是一直追逐新技术,有了成熟的产品,可能有不少精力就是打磨和完善已有的产品,而不是在开发技术上不断的求新,渐渐的,作为开发人员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,很多出现的新技术就没有那么多精力去了解了。所有的技术并不是一直有价值的,也许曾经某种技术流行过,后面就会有其他更好的技术来替代它,在这种情况下,就使得人无法停止学习;就算一个人热爱技术,在现实中被迫去学习新技术,时间久了也会产生厌倦;学习本是一件愉快的事,但谁又有无穷的精力和时间去追逐,况且技术是一定会过时的。这不得不说是作为纯纯技术打工人的悲哀,似乎注定了就是劳碌命。
最近几年,发展出了AI技术,底层就是各种信息关联性计算和重新组装的算法,逐步会朝着从信息整理到自动化执行发展;就信息收集和整理这方面,无疑对于资深程序员的“经验”溢价造成了很大的打击,因为即使是多年经验的程序员,也许掌握一些大模型还没有收录的奇技淫巧,但是绝大多数为人所知晓的解决方案都被大模型所收录,并无偿的分享给了后来者,任何人可以只要会问问题就可以无偿获得AI工具的解决问题的指引,再加上仍然在快速发展的Agent,势必会达到问问题,直接产出一定程度上可用的文件;AI技术的出现对任何人都是一种助力,但是对于老程序员损失的经验优势来说,那就是得不偿失,但这也是无法改变的,曾经吃了时代的红利,现在就有年轻人吃新的时代的红利,知识平权时代,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前所未有的便利。这样的情况下,在技术层面,已经问世的技术不再有什么秘密可言。
最近几年的失业人的增加,其实就是过去房地产的无序发展导致的价格妖魔化增长,导致资本引导人们把房子看的很重要,而且很多地方都将房子教育资源绑定在一起,有些丈母娘将房子和女子的婚姻绑定在一起,女子也很多都定下了有有房才能结婚的限制,所以很多打工人的理想就被这样聚焦在了在城市有一个房子,所以不得不一边省吃俭用,另一边背负贷款和从亲戚朋友那的借款,吃着垃圾食品,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去换钱,购买这个奢侈品。这就导致了人们没有多余的钱去消费,消费的人少了,企业就要缩小生产规模,减少生产力,盈利减少,需要减少生产成本,那就走到了裁员这一步。所以很多裁员,确实不是你不够优秀,你却创造不了价值只是因为需求减少了。
那么想想当下,在需求减少,产能过剩,打工人无工可打的情况下该何去何从,一家人吃喝拉撒的钱从哪里来?
所以需要分析,哪些领域还不过剩 ,AI时代,借助AI工具腾讯元宝得知:
1、传统行业 钢铁、水泥、煤炭、光伏、风电、家电 都是过剩的
2、高端装备制造(航空航天装备、海洋工程装备)、新兴产业(新能源电池材料、半导体芯片)、医药行业(创新药、高端医疗器械)、农业(绿色、有机) 是不过剩的;其实还有 AI产业需求旺盛,但也有一个问题是 算法和应用开发同质化严重,很多都是一样的应用。
作为一个老程序员,在这些不过剩的行业里,如果能找一个合适的岗位,还是不错的。
年龄到了,各种事情就来了,
1、首先身体可能就有一些毛病了,能否高强度工作,加班是否可能猝死
2、工作是否在家附近,老人、老婆、孩子以及亲人是否健康,能否得到照顾
想一想如果上面的条件都满足,最保守和安稳的办法还是找一个稳定的工作,倘若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,再考虑做一些备选。
软件开发工作:
1、传统软件开发(需求减少,下一份工作未必稳定)
2、AI软件开发工作(需要懂AI,会开发AI软件)
除了软件公司上班外的赚钱渠道分成两类,一类是继续打工,另一类是自由职业:
继续打工:
1、教育培训(要会说,要会写,要能学)
2、保安(要身体好)
3、保洁(累,不挣钱)
4、中介(要会骗,人要奸)
5、销售(要有人脉,要能喝酒)
自由职业:
1、网约车司机(累,不挣钱)
2、跑腿(累,不挣钱)
3、开发软件,卖软件(做什么?做多久?谁买单?)
4、接项目(要有人脉,不稳定,累)
了解 工作生活心情记忆 的更多信息
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。